US-China Forum (Bilingual)
                             
  • 首頁
  • 每週論壇
  • 關於我們
  • 連絡我們
  • 活動
  • 捐贈
  • 散文
  • English

美國大選勝不武敗不服號外篇

11/21/2020

1 Comment

 
張一飛
 
          對美國總統大選預判,有不少專家學者都做研究,也有星象家之類參與預測的行列。但是今年2020美國大選預測的可信度不大,其原因有三。第一,川普2016 當選大出意外,他有近百分之四十鐵粉,不論美國媒體如何與川普作對,不論他如何出言傷國傷人, 他的鐵粉團都沒動搖。第二,今年新冠疫情肆虐,全球經濟成長遭殃,用經濟指標判斷選舉很不可靠,太多其他社會因素造成變數。第三,今年美國大選中國威脅成為突出議題,而美國兩黨對中戰略方針一致,僅砲火口徑稍有不同。這些原因使得預測者自信不足。故作者在選舉日寫了一篇文章,題為美國大選誰勝誰負及選后的麻煩,在午夜交稿時果不其然,總統是誰當選無法確定,媒体不但不能報導勝利者,甚至各家電視台,報業界都非常保守,不敢搶先頭條報導,以免錯誤被打臉。作者本打算第二篇文章中可以確定誰是美國第四十六任總統,而談談他的中國觀和未來中美關係的展望,可是等了二十四小時,能確定的是美國總統選舉在本週內無法斷定。因而本文的主題就專注於討論為什麼會發生這個結果,並從最新選舉數據,繼續談談誰勝誰負,和選舉日之后所發生的事情。
 
          前文截稿時,拜登選票一直領先,所得選舉人票也是領先。於十一月三日週二午夜,拜登選舉人票已預估超過一百,而川普能確定的選舉人票不到四十。所以拜登在回家休息前的演講是很開心樂觀的,但是川普的晚安講話也毫無放棄的想法,仍然寄望在未開票的統計結果。他也一再提到選票計票有誤差弊端的可能。作者寫本文時已距週二午夜近四十小時,這其間不但選票結果數據報導增多,但有些州鎮因不滿選舉操作和結果而發動示威抗議。這在作者預料之中, 但是其演變情況走向暴力則不得不歸究於選舉開票結果,兩位競選者在選舉人票數很接近,川普已採取法律程序要求幾個關鍵州停止計票,要求增加計票觀察人員,甚至重新計票。這當然對選舉揭曉時間有影響,所以美國總統大選結果可能在本週內無法確定。在此情況下,我們就來看看目前的實際選舉數據,解說一下為什麼川普要提出法律訴訟。
 
          首先大家要了解美國的選舉州人制度很特別,它允許每個州自行決定,百姓投票結果如何分配成選舉州人票。大多數州都是把全州的選舉州人票給勝者。最新出爐的選票結果是拜登得264選舉州人票,總選票73503084 ,佔50.46%,川普得214-217選舉州人票, 總選票69779164,佔百分比47.9%。以此數據你或許說拜登贏定了。但是如果我們仔細分析一下,拜登贏了二十二州及華盛頓市,其中保括東西兩岸兩個大民主黨州,加州(55州人票)和紐約州(29州人票),而川普贏了二十四州(包括中西南部超過美國一半面積),其中包括阿肯薩州票(3州人票)只開了50%,但川普領先近2比1。剩下四州沒算的是喬治亞(16州人票),雙方在99%已開票中都得票49.4%,所以這是第一個關鍵州。第二個是北卡羅萊納州(15州人票),在94%已開票中川普得52.1%,拜登得48.7%。第三個關鍵州是內華達州(6州人票),在84%已開票中,拜登得了49.4%川普得了48.5%。最后,第四個關鍵州是賓州(20州人票),在90%已開票中川普得了49.6%,拜登得了49.2%。
 
          從總州票人數538來算,誰要是得了270票就得勝了,如今拜登已經得了264票,就只差6票就勝選了,所以他只要在最后四個關鍵州裡贏任何一州,他就贏了。那為什麼現在大家都在咬指甲,緊張的不能睡覺,要出門抗議,甚至參加暴動呢?這就是因為今年的新冠疫情把選舉攪亂了。因為疫情,有上千萬人郵寄投票,這就把開票計票工作時間拖長了。也當然可能增加操作錯誤。所以上述四個關鍵州票數都很 接近,但是拜登只在內華達州領先一點(49.4:48.5),還有14%票沒有計算。如果拜登不贏此州,那他可能輸掉四州,那川普就會得到271-274州人票而當選連任。現在在這四州中兩黨都在鷹眼監視繼續開票計票程序,因為小小的差別就會決定下四年總統是誰。在未來幾天之內,美國人民的心跳都會加速些,因爲電視上已經出現了許多暴亂。有點政治頭腦的人都希望最后出來的選舉結果,不致引起大騷動和不安。美國是民主國家的龍頭,兩個成熟的大黨已運行了兩百多年,如果這次選舉出現無法和平解決的問題,那對那些有不成熟的小黨搞民主政治的國家來說可是一個大警鐘。尤其對有選舉作弊前科的小國來說,選舉就可能變成定時炸彈。
 
          作者行文至此,打算等個一兩天,得到選舉結果。可是如今已是選后一週,果不其然,不幸而言中,上述情形產生了不明顯的情況,拜登算是贏了內華達州和賓州,選舉人票得了290, 川普217,但川普不認輸,採取法律程序糾舉違法作弊情形。雖然媒體報導拜登勝選,他也開始籌備接任政府,但是法理上,仍不算定論。這法律程序很可能走到十二月。我們看到中俄對美賀言也保留迴旋餘地。因此作者把此文稱為選舉號外篇, 也是保留一點迴旋餘地。把法定新總統的消息留在下月文章之中。

張一飛,畢業於台灣成功大學,來美四十餘年,現已退休,仍致力於推動中美文化及教育活動。

1 Comment
Jon
11/23/2020 12:50:05 pm

美国选舉制度是由郡县,选區(precinct)的投票并負责监督,和州府來执行最后计票(tabulating)与抽查。电腦系统也是根据此三層的操作而設计出來。至於總统选举则多加上一层全国统计(tallying)。系统非常複雜,但过去的老系统已更新而建立在“Trusted Computing”平台,總括说此制度已系统和檔案化,没有瑕疵。只是今年由於新冠肺炎,邮寄(mail-in)的纸张选票大增,造成許多的疑问。
尤其此次选举,包括更新投票机,印刷,掃瞄,邮寄箱,自动拆信机,伺服器平台,人员雇佣等等,全国花费‘五十億美元’,搞到最後,特朗普居然仍不服輸,慚愧唉!
---------------------------------------------------------
附记:国家选举協助委员会(https://www.eac.gov),
国家标凖及计術局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NIST) 網站有更多资料(https://www.nist.gov/itl/voting)。127页 - 美国选举流程的模式/構架 America’s election model (The Architecture of Elections),据估计軟体设计文件,大概有1000页,程式coding接近百万个!
(https://pages.nist.gov/ElectionModeling/ElectionProcessModel.pdf)

Reply



Leave a Reply.

    类别

    All
    保釣專題
    兩岸議題
    台灣點滴
    國際政治軍事
    國際財經
    國際財經
    大陸政經
    大陸政經
    大陸觀察
    科學
    科學
    觀察
    觀察


    An advertisement
    will go here


    Archives

    March 2023
    February 2023
    January 2023
    December 2022
    November 2022
    October 2022
    September 2022
    August 2022
    July 2022
    June 2022
    May 2022
    April 2022
    March 2022
    February 2022
    January 2022
    December 2021
    November 2021
    October 2021
    September 2021
    August 2021
    July 2021
    June 2021
    May 2021
    April 2021
    March 2021
    February 2021
    January 2021
    December 2020
    November 2020
    October 2020
    September 2020
    August 2020
    July 2020
    June 2020
    May 2020
    April 2020
    March 2020
    February 2020
    January 2020
    December 2019
    November 2019
    October 2019
    September 2019
    August 2019
    July 2019
    June 2019
    May 2019
    April 2019
    March 2019
    February 2019
    January 2019
    December 2018
    November 2018
    October 2018
    September 2018
    August 2018
    July 2018
    June 2018
    May 2018
    April 2018
    March 2018
    February 2018
    January 2018
    December 2017
    November 2017
    October 2017
    September 2017
    August 2017
    July 2017
    June 2017
    May 2017
    April 2017
    March 2017
    February 2017
    January 2017
    December 2016
    November 2016
    October 2016
    September 2016
    August 2016
    July 2016
    June 2016
    May 2016
    April 2016
    March 2016
    February 2016
    January 2016
    December 2015
    November 2015
    October 2015
    September 2015
    August 2015
    July 2015
    June 2015
    May 2015
    April 2015
    March 2015
    August 2013

    RSS Feed

Proudly powered by Weeb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