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China Forum (Bilingual)
                             
  • 首頁
  • 每週論壇
  • 關於我們
  • 連絡我們
  • 活動
  • 捐贈
  • 散文
  • English

夜遊莫斯科

7/28/2018

0 Comments

 
水秉和
 
                七月一日,遊輪Viking Cruise為我們安排的節目是“莫斯科之夜”。大巴先把我們載到莫斯科的紅場(Red Square),讓我們再逛一次白天已經花了幾小時走遍了的,匯集了俄國的政治,宗教,藝術和歷史的心臟地帶(紅場是由克里姆林宮,東正教大教堂,博物館和一家老式高檔次百貨公司圍繞的廣場,位於克里姆林宮牆外中間還有列寧和其他領導人的陵墓)。
 
                恰好,本來被認為是敬陪末座的“最差東道國隊”——俄國足球隊——居然晉級世界杯十六強 ,並且在當天下午打敗了勁旅西班牙,邁入八強。所以,年輕人,三五成群,湧向紅場,總共可能有一兩千人。有些人手中搖晃著俄國國旗,一面走,一面歡欣呼叫,過往的汽車也不停地按喇叭。廣大的廣場上人氣充沛,喜氣洋洋。我們在人群裡走了一陣子,吸收了他們的正能量,然後再次登車去碼頭,上船遊河。遊船在莫斯科河中緩緩前行,沿河可以看到裝飾了燈火的大廈和它們反映在水面上的倒影。雖然大廈的燈光絕對比不上廣州或者杭州的夜景,但仍然相當漂亮。遊船回到紅場的途中,河岸邊來往的一群群搖旗歡笑的青年向我們招手,而到了紅場附近,我們看到明亮多彩的,形狀似洋蔥的大大小小的東正教教堂屋頂,難免驚嘆一聲:美!千年來,俄國人,雖然上兩世紀也沒少欺負中國人,其實也是受苦受難的民族,而七月一日,他們迎來了值得他們驕傲的一天。
 
                如果你沒有去過俄國,而對俄國人的印象是來自美國電影或電視裡塑造的俄國黑手黨形象的話,那麼你會以為他們個個都是個子高大,冷酷無情,殺人不眨眼的惡魔。如果你是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去過,那麼你印象裡的俄國可能是貧窮落後,到處都是購物者排的長龍。戈巴喬夫和葉利欽,兩位主導前蘇聯轉型到“民主社會”的政治領袖,現在被一般俄國人視為歷史罪人。毫無疑問,在他們的引導下,前蘇聯的轉型應當算是極端失敗的。
 
                令人一直困惑不解的是,中共的領袖處處參看蘇聯模式,以它作為擬定政策的借鑒,而戈葉兩人,儘管完全有時間參考鄧小平於1978年在中國發動的改革開放,可是他們似乎絲毫沒有仿效的念頭。他們迷信西方模式:戈巴喬夫急於政治轉型,疏忽了經濟發展,而經濟徹底失敗,轉而導致政治轉型失敗和葉利欽武裝奪權;葉利欽急於徹底毀掉計劃經濟,乃聽取美國專家的建議,想要一步到位,結果導致聯邦解體和十年經濟蕭條,人口缩減,年輕人不肯結婚,自殺率猛增和預期壽命縮短。試想,經濟實力遠比當時中國強大的蘇聯,如果學習中國,經濟實行雙軌制,有序轉型獲得成功,加上它豐富自然資源的底子,再去追求政治民主化,那麼今天的世界將是一副不同的景象。
 
                自從普京於2000年1月1日從葉利欽手中接下了總統的棒子之後,嚴厲打擊國內的伊斯蘭分裂勢力,並得利於石油國際價格的飆升,俄國開始走向振興之路。當然,振興的過程也不是一帆風順,因為美國自克林頓以降,繼續在歐洲採取了擴張政策,一直把北約擴張到俄國邊境。石油價格也時高時低,似乎被美國的金融鉅子們用來打壓普京。俄國國內的貪腐情況也甚為嚴重。即便如此,如果你是在近幾年去俄國旅遊的話,那麼,正如現在湧往俄國的大批老中遊客一樣,我所看到的俄國已經從灰燼中逐漸尋回生命和活力了。
 
                在聖彼得斯堡時,Viking Cruise讓我們欣賞了世界排名第二的芭蕾舞團表演的“天鵝湖”,那優美的舞姿,配合著柴可夫斯基的羅曼蒂克的旋律,令不懂得芭蕾舞的我,也為之神往。劇院門外停放的是整齊排列的大巴,音樂廳裡面是一團一團從大巴下來的遊客,顯示出,在當前的世界上,各地的傳統藝術的真正支撐者其實是外來的客人。本國人的興趣反而已經被西方大眾文化和手機文化給吸引過去了。
 
                既然在聖彼得斯堡已經看到了一流的芭蕾舞表演,那麼到莫斯科的時候就沒有必要再去欣賞世界第一的芭蕾舞表演了,所以,Viking  把我們帶到一個社區級的小劇院,大概就那麼兩百多個座位,去聽一個小規模的發燒友型樂團的演奏。這個樂團的特點是用傳統俄國樂器來演奏傳統俄國音樂,包括俄國音樂大師的作品。意想不到的是,它居然成為我們旅遊中的一個亮點。當這些樂團演奏“齊瓦戈醫生”(1965)的主題曲時,音樂裡不但流露出並且充滿了俄國人的感情,時而溫柔,時而淒涼,時而奔放而熱情。回想起電影裡戴著貂皮帽的拉娜(克莉絲蒂)站在雪地裡的美麗形象,和她與哪位齊瓦戈醫生之間的曲折愛情,聚少離多的坎坷人生!啊!沉醉了。(有趣的是,這個曲子並沒有俄國民間樂曲的根源)
 
                毫無疑問,凡是去俄國的遊客絕對不能錯過聖彼得斯堡的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原先是凱特琳娜大后(既然有彼得“大帝“於先,那就應當有”大后“於後,因為他們兩位是俄國千年歷史中最偉大的兩位領袖,兩人為俄國帶來十八世紀的百年興盛)的冬宮和私人博物館。這位大后嚮往歐洲文化,所以收購無數歐洲的文藝珍品。雖然曾經被大火燒毀,損失巨大,可是重建後的金碧輝煌和收集珍品之多,更超過了過去,被評為世界四大博物館之一。它絕對屬於桶子清單裡“一生必看一次”的項目之一。
 
               美國旅客到俄國旅遊,意識上有一個矛盾,那就是一方面欣賞俄國的歷史文物和風土人情,而另一方面又知道美俄之間當前的緊張關係。這是遊輪僱用的俄國導遊設法緩解的。船上幾位出身於教師的導遊都擁有豐富的歷史知識,尤其是俄國宮廷史,所以她們的講解令人聽得津津有味。她們對列寧的批評不多,但是對史大林則沒有好話。如前述,對戈巴喬夫和葉利欽是批評多於讚許。對於普京,她們顯然是支持的。
 
普京兼併克里米亞,因此被美國帶頭的北約制裁,這個題目是她們特別想要對美國遊客解釋的。第一,克里米亞的俄語系居民佔多數;第二,經過國際監測的選舉,超過80% 的選民以96%的高票支持克里米亞“回歸”俄國。言外之意就是,制裁其實沒有道理。為什麼是回歸呢?因為克里米亞本來屬於前蘇聯,是赫魯曉夫於1964年喝醉酒,慷概過頭,輕易地將它送給了當時屬於蘇維埃聯邦的烏克蘭共和國。所以,實際上是物歸原主。
 
               總之,我們船上的美國遊客沒有人對導遊的解說提出異議。
 
              導遊們說,俄國人最想看到的是普京遵守他今年再次當選總統時的諾言,即發展經濟,繼續改善一般人的生活水平,和提早退休年齡。同時,她們希望國際上對俄國能夠有比較客觀的認識。就我們所看到的一般俄國人來說,他們也是樸實地在過著他們自己的日子,既不敵視也不特別對旅客友善。至於事態將如何發展,我們不得而知,僅僅憑兩週旅遊的直覺感受,可以說,俄國未必是美國媒體描述的邪惡王國。


​
0 Comments



Leave a Reply.

    类别

    All
    保釣專題
    兩岸議題
    台灣點滴
    國際政治軍事
    國際財經
    國際財經
    大陸政經
    大陸政經
    大陸觀察
    科學
    科學
    觀察
    觀察


    An advertisement
    will go here


    Archives

    January 2023
    December 2022
    November 2022
    October 2022
    September 2022
    August 2022
    July 2022
    June 2022
    May 2022
    April 2022
    March 2022
    February 2022
    January 2022
    December 2021
    November 2021
    October 2021
    September 2021
    August 2021
    July 2021
    June 2021
    May 2021
    April 2021
    March 2021
    February 2021
    January 2021
    December 2020
    November 2020
    October 2020
    September 2020
    August 2020
    July 2020
    June 2020
    May 2020
    April 2020
    March 2020
    February 2020
    January 2020
    December 2019
    November 2019
    October 2019
    September 2019
    August 2019
    July 2019
    June 2019
    May 2019
    April 2019
    March 2019
    February 2019
    January 2019
    December 2018
    November 2018
    October 2018
    September 2018
    August 2018
    July 2018
    June 2018
    May 2018
    April 2018
    March 2018
    February 2018
    January 2018
    December 2017
    November 2017
    October 2017
    September 2017
    August 2017
    July 2017
    June 2017
    May 2017
    April 2017
    March 2017
    February 2017
    January 2017
    December 2016
    November 2016
    October 2016
    September 2016
    August 2016
    July 2016
    June 2016
    May 2016
    April 2016
    March 2016
    February 2016
    January 2016
    December 2015
    November 2015
    October 2015
    September 2015
    August 2015
    July 2015
    June 2015
    May 2015
    April 2015
    March 2015
    August 2013

    RSS Feed

Proudly powered by Weeb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