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China Forum (Bilingual)
                             
  • 首頁
  • 每週論壇
  • 關於我們
  • 連絡我們
  • 活動
  • 捐贈
  • 散文
  • English

為什麼美國的經驗是中國的重要參考

2/17/2018

0 Comments

 
吳章銓
​

從夢想生說起:由於美國國會在“延遲批准兒童入境者”法案(DACA)上的爭議,美國政府在1月20-22日關閉了三天,隨後兩黨協議繼續討論,議會才通過三星期過渡預算,使政府恢復運作。八十萬無證青少年的移民問題竟鬧得這樣嚴重,乃是因為其重要性涉及美國的立國精神、制度、成長、經濟、以及與區域鄰邦關係。

如果高瞻遠矚,類似問題在中國很可能即將出現,值得中國注意。美國是“先進” 國家:有很多現代的社會和國際難題,美國首先遇到,美國如何面對和處理,值得中國參考:該學的應學,不該學的不可學。未雨綢繆,以免又是摸著石頭過河,浪費時間和精力,甚至重犯同樣的錯誤。

美國是一個移民國家,來自各國的移民在美國融合為一個有活力的新族群。所有發達國家,都有生育率降低,人口老齡化,積極的心態衰老,經濟發展速度降低,科技發展漸趨緩慢的問題,只有美國還是欣欣向榮。這就歸功於美國不斷吸引外國的精英人才以及青少年移民。這80萬無證夢想生都是十歲以下就進入美國,有的在美國已經十幾年,受美國教育,夢想入籍為美國人。美國接受他們不但是立國傳統,也是豐富美國的富強基因,還影響以後美國對待移民的態度和未來可能的移民對美國的態度。在美國歷史上,早一步來的老移民對一波波新來的移民都是歧視和排斥的,早期歐洲不同國家的白人移民也遭遇同樣的命運,隨後非白人移民更受排斥和壓迫。華人都記得1882-1943年美國排華法案對中國移民的公然排斥,以及當時華人在美國的艱辛血淚史。60年之久,華工在美國多半沒有妻子,華人人口減少大半。

中國雖然還是發展中國家,大半人口還生活水平很低,幾億農民在農村無法謀生,只能離家背井,被逼夫妻子女分散,去廉價打工,才能生存。由於各種原因,例如一胎化,以及大批農民工沒有結婚、生育、養育的能力,已經使人口增長降低。再加男女比例失常,無法結婚的剩男達3000萬以上。遂使中國的生育率像發達國家一樣低,為12.3。(美國是12.5。)同時,中國未富先老,已經進入老齡化階段,60歲以上人口已經2.2億,到2030年將達到3億。中國不但生育率低,農民工工作環境不良,沒有醫療條件,病、傷、死亡率高,因此勞動力人口減少得特別快。
美國的高級知識份子移民來自世界各國,勞工多來自墨西哥和中美國家。中華民族五千多年來是東亞各民族融合而成,未來的新血液將來自什麼國家或地區呢?

關於吸引外來高級知識份子,中國必須提高本國的教育水平,尤其是國際性的學術與科學技術水平。筆者曾經為文建議引進各國優秀大學和研究所,有計劃地將中國打造成為國際教育中心,從全世界吸引精英人才。那是一個夢想,暫時不談。現在只談一般的移民。

中國周邊國家中,最可能向中國移民的無疑是東南亞各國。東南亞國家的生育率絕大多數比中國高,如:越南15.5,菲律賓23.7,印尼16.2。中國的勞動力平均年齡是36.72歲,東南亞各國在25歲上下(越南、印尼都是29.2,菲律賓23.5,老撾2.2)。中國雖然可以依靠產業升級來減少對勞動力的需求,但以目前教育制度和質量看,並不樂觀。中國仍需要大量低技術的基本勞動力。但是勞動力不足,勞動力成本上升,中外企業如果不遷移到勞動力價格較低的國家去(已經開始),便必須引進東盟的廉價外勞。

美國這方面的經驗比中國早一步,工廠外移,工作外包,早已經紅紅火火,墨西哥是主要的承受國之一,遙遠的印度、中國也是承受國。同時美國有一千多萬的非法外來人口,包括夢想生。美國現在高唱收回企業和排斥勞工移民,甚至在美墨邊境築起千哩高牆防阻墨西哥人。

相形之下,中國應如何遙想東南亞這個區域呢?中國的任何長期國策,都必須把東南亞列為最高優先:必須與東盟各國建立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生命共同體,成為區域和平、合作、平等、共享的大共同體。人口考量是一個不得不向這個方向邁進的因素。

東南亞/東盟區域水陸面積之和與中國相當,地跨太平洋和印度洋,南向整個南半球無阻地直達南極洲,而其六億的年輕人口是巨大的財富。現在中國暫時獲得早一步的發展,應該乘機幫助他們發展,結為兄弟一家親的關係,將來有無互助,包括各類人力資源互補,互利共享。避免以後發生國家和民族間的摩擦。以強凌弱的時代早已結束,東南亞國家既不小也不弱,中國與東南亞國家必須以平等、合作的原則,共同發展。

美國接待外來民族,雖然歷史上有很多衝突,但已經養成比較開放的心胸,給予入籍機會,對新移民依法給予平等國民的待遇和法律保障。在基本人權方面,即使非法移民都同樣享受教育和健保的權利,所以吸引大批移民湧入。這些是中國應該學習的。那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但必須及早從基本教育開始,教導學生和公民以平等對待一切外來勞動者和國民,不可重蹈美國歧視新移民的悲劇歷史。

中國當前的制度不能吸引外來勞工,必須自己首先建立平等待遇國民的社會經濟制度和法治。現在對幾億農民工的不公平待遇,不讓農民在城市有穩定職業、成家、教育子女、買房、健保,也沒有法律保障,甚至稱為“低端人口”, 隨意暴力驅逐。那麼將來中國的人口問題和勞動力問題嚴重的時候,就沒有緩衝餘地。

在外交層面,必須避免採取美國對周邊小國的霸權思想。美國十九世紀在英國海軍保護下,單方面對西半球實行門羅主義,在西半球稱霸,對周邊小國佔盡便宜,予取予求,並常常用武力鎮壓反美勢力。因此在許多國家中滋生了對美國的仇恨。直到今天仍舊與若干國家的關係不良。其中古巴的經驗最危險,一度使蘇聯見機插足,幾乎釀成核戰。美墨間的緊張關係正在升級。

中國沒有美國那樣的地理優勢,與東南亞之間不存在絕對優勢,人口多而資源不足,沒有外援,只有外敵,進出地球72%的海洋的通道基本封閉,發展前景局促有限,非常需要周邊有潛力的友邦給予兄弟般的支持。因此,中國必須謹慎小心,誠意地與東南亞國家建立密切互信的全面聯盟關係。不但不可有任何排斥和鄙視心理與政策,還必須避免引起疑懼和疑忌,反彈後衝突。

中國首先必須放下身段,誠意交友,尊重鄰國的人格、情感、和權利,甚至比期望鄰國對自己的尊重還多。中國不可以在鄰國前以大國自居;卻應該有大國的風度和雅量。不計較短期利害得失,即使讓利也值得。人間交友,往往不必十分計較得失,也不會有多大得失。將來國與國交往的原則,勢必也是這樣:友誼最“值錢”,最得“面子”。

美國人在世界上建立了經濟霸權和軍事霸權,也造成國際間和本國國內的貧富更趨極端,現在世界上有不少反美情緒,美國人自己也感到疲倦和應付不暇。因此,中國在這方面應該改弦易轍:不要極力發揮自己暫時的優勢,建立獨賺獨享的跨國公司或跨國組織,而是探討與鄰國公、民營機構建立合組、合作、共有、共營、共享、共贏的國際性公司或機構,達成一家人的共同生命體。

中國不妨先選擇幾個鄰邦(包括非東盟和東盟國家),嘗試單方面地開放邊境來往,例如單方面免除來往貨物的關稅,給予學生、商人、勞工、邊境民族的親友來往的寬厚簽證待遇,而不要求對方答應對等待遇。簽證和來往方便,使得企業人員和勞工願意來中國就業,學生來中國讀書。中國能夠忍受暫時的不對等待遇,換取提升長期的友誼關係,建立共同體機制,有利國計民生。

美國擁有巨大的相對優勢,在中南美即使犯了錯,對付起來仍是游刃有餘;沒有外來勢力敢於借機插手(蘇聯曾經一度打入古巴,旋被迫撒手 )。中國沒有那些優勢條件,因此,中國觀察美國先例,應謹慎學人之長,避人之短。美國錯得起,中國錯不起。

展望2018年,如果中國應付有方,仍可能有驚無險(如在朝鮮),中國有機會參考美國先例,施行長遠大計,自求多福。現在中國領導人大權集中,有能力排除萬難,把握時機對內從事基本的改革,對外則建立大區域合作格局。且拭目以待。

吳章銓,聯合國退休人員,是老保釣中最早對美國歸還冲繩而產生的釣魚台歸屬問題提出質疑的人之一。後來的保釣運動就是從他們的質疑開始的。
 

0 Comments



Leave a Reply.

    类别

    All
    保釣專題
    兩岸議題
    台灣點滴
    國際政治軍事
    國際財經
    國際財經
    大陸政經
    大陸政經
    大陸觀察
    科學
    觀察
    觀察


    An advertisement
    will go here


    Archives

    February 2021
    January 2021
    December 2020
    November 2020
    October 2020
    September 2020
    August 2020
    July 2020
    June 2020
    May 2020
    April 2020
    March 2020
    February 2020
    January 2020
    December 2019
    November 2019
    October 2019
    September 2019
    August 2019
    July 2019
    June 2019
    May 2019
    April 2019
    March 2019
    February 2019
    January 2019
    December 2018
    November 2018
    October 2018
    September 2018
    August 2018
    July 2018
    June 2018
    May 2018
    April 2018
    March 2018
    February 2018
    January 2018
    December 2017
    November 2017
    October 2017
    September 2017
    August 2017
    July 2017
    June 2017
    May 2017
    April 2017
    March 2017
    February 2017
    January 2017
    December 2016
    November 2016
    October 2016
    September 2016
    August 2016
    July 2016
    June 2016
    May 2016
    April 2016
    March 2016
    February 2016
    January 2016
    December 2015
    November 2015
    October 2015
    September 2015
    August 2015
    July 2015
    June 2015
    May 2015
    April 2015
    March 2015
    August 2013

    RSS Feed

Proudly powered by Weeb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