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China Forum (Bilingual)
                             
  • 首頁
  • 每週論壇
  • 關於我們
  • 連絡我們
  • 活動
  • 捐贈
  • 散文
  • English

泛美國體系的解體

4/4/2020

2 Comments

 
彭文逸

               中國的老話是樹倒猴猻散,可是,有的時候樹還沒倒,猴孫有了預感,先散了。當然,散的時候也不一定是一哄而散,而是慢慢地,一個一個,悄悄地,溜了。

               去年12月24日,安倍和文在寅靜悄悄地到了成都,跟李克强舉行會談。安倍說,中、日、韓三國不是相互爭鬥的魏、蜀、吳。他希望與中、韓經濟界領袖一道,共同構築與國際社會共同發展的「新三國時代」。這當然是立場的重大改變,從跟著美國抵制中國,到跟中國合作共贏。

               在一味地巴結特朗普可是一直被打臉之後,安培換邊了。文在寅也是一樣。   特朗普跟日韓兩國進行了許多次談判,要它們爲駐扎在它們領土上的美軍大幅度增加分攤費用。日韓兩國至今沒有讓步,韓國甚至表示,美國可以撤走它駐扎在韓國的28,000多名軍事人員。特朗普要把日本的攤款額從20億美元跳到80億,日本也硬是不肯答應。特朗普這麽做顯得很小氣,可是也不是沒有道理,因爲美國已經不像過去那麽富有,而日韓兩國都已經是富裕的國家了。

               但我們的問題是:美軍駐扎在那裏是保護誰,對抗誰?對抗中國嗎?中國已經是日韓兩國最大的貿易夥伴,它們難道會兵戎相見?對抗朝鮮?朝鮮經常鬧饑荒,如果它要南侵,中國這次肯定不會做它的後盾,那麽它的補給可能連一個月也支持不了,金家王朝肯定崩潰。日韓難道不知道,美軍駐扎在亞洲的目的是圍堵中國?可是,今天日韓還有必要替美國圍堵中國嗎?

               中國的另一句老話是良禽擇木而棲。從2001年9.11 事件發生以來,美國經歷了阿富汗和伊拉克的兩場熱戰,陣亡人數6,000以上,國庫消耗估計高達7萬億。之後又經歷了2008年的次貸風暴,元氣大傷,現在國債高達22萬億。相對於中國,從2001年加入世貿組織到今天,以雄厚的製造實力成爲世界工廠,跟百多個國家維持貿易關係,并且是其中絕大數國家的第一或者前幾名的貿易夥伴,GDP已達到美國GDP的60%以上,用不同的計算方法,GDP已經超過美國。更重要的是,中國和整個亞洲的經濟充滿活力,而美國卻正在衰落之中。所以,本來是美國的堅强盟友的國家,現在多已經貌合神離了。日韓兩國的改變并沒有引起太大的注意,可是菲律賓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今年2月14日,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宣佈,他將終止《來訪部隊協議》。這就是說,自1999年該協議簽訂後,美軍可以用租借的名義在菲律賓的好幾個軍事基地中駐軍,而杜把它停了(6個月後生效)。停的表面理由是美國吊銷了杜特爾特的親信,也是負責剿毒的前警察總長德拉羅薩的簽證。其實,自杜2016年當選爲總統後,他就著手扭轉菲律賓多年來的親美立場,多次叫板美國,可是菲律賓的精英層跟美國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尤其是軍中將領,大部分都在美國接受過訓練。這次他的親信被拒簽證,成爲天賜的藉口,讓他趁機剝奪了美軍借菲律賓來圍堵中國的機會。雖然菲美之間仍然有聯防協定,不過它現在衹是一紙具文了。

               杜特爾特曾經很坦白地說,如果菲律賓跟中國發生軍事衝突,菲律賓絕對打不過中國,而他不相信美國會爲菲律賓而跟中國打仗。而且,他説,美國衹想賣武器給菲律賓,而中國可以幫助菲律賓發展經濟。這是非常樸素的邏輯。這個邏輯現在被越來越多的國家發現。

菲律賓衹是一個突出的例子,實際上東協十國都在中美之間作出了調整。中國是這些國家的最大貿易夥伴,而經濟發展是這些國家的最優先事項,所以它們逐漸從親美到向中國傾斜。例如在擁有龐大美軍基地的新加坡,李顯龍前不久宣佈,在中美之間,新加坡不選邊站。       

亞洲如此,歐洲也不例外。華爲就是一塊試金石。美國花了可以説九牛二虎之力,要歐洲盟邦不用華爲,結果慘敗。借用《教父》電影中的一句名言:美國已經沒有左右盟友的肌肉了。

歐洲的領悟能力似乎不是很强,儘管現在的俄羅斯早已不是從前的蘇聯了,可是它仍然受美國的擺佈,一步步地擴大北約組織。其實,俄羅斯,一個曾經在破產邊緣徘徊的國家,沒有了馬列的意識形態,即使現在它的GDP排名還在世界前十名之外,比德國,法國,英國都低。你説,它會對歐洲發動侵略嗎?肯定不會,因爲它根本沒有這個能力了嘛!那麽,爲什麽歐洲還需要北約?爲什麽德國還要讓八萬多美軍駐扎在哪?德國,法國,有必要圍堵俄羅斯嗎?馬克隆想通了,過去一年多,他都在鼓吹,歐洲應當有自己獨立的軍隊。

猴孫散的戲本來可能還要十幾二十年,但是,突然出現了傳遍世界的新冠肺炎。是老天希望看到歷史加快速度?我們不知道,我們看到的是,民主選出的特朗普,面對著疫情爆發性增加卻仍然三心兩意,擔心他自己的選票,而大權在握的習近平兩個月内刹住疫情的蔓延。特朗普在疫情沒有解決就想復工,而習是在迅速克服疫情之後復工。民主制度,資本主義和個人自由面臨極大的考驗,看起來要考不及格了。我們將親眼看到美國經濟再度受到慘重的打擊,而同時看到中國在災難後繼續崛起。我們很可能會親眼看到泛美國體系的解體。



​
2 Comments
Alan Wu
4/7/2020 01:20:40 am

六十年風水輪流轉
吳南風/洛杉磯

六十年前中國拼經濟,
循序漸進超英又趕美;
六十年後美國爆疫情,
後來居上超中更趕義!

Reply
Kevin
4/12/2020 11:45:12 am

小小台湾 – 绿色網軍
自大自狂 – 全球挍和
興风作浪 – 仇中反中
天诛地愤 – 地震将到
台独九泉 – 兩岸和平!

Reply



Leave a Reply.

    类别

    All
    保釣專題
    兩岸議題
    台灣點滴
    國際政治軍事
    國際財經
    國際財經
    大陸政經
    大陸政經
    大陸觀察
    科學
    科學
    觀察
    觀察


    An advertisement
    will go here


    Archives

    January 2023
    December 2022
    November 2022
    October 2022
    September 2022
    August 2022
    July 2022
    June 2022
    May 2022
    April 2022
    March 2022
    February 2022
    January 2022
    December 2021
    November 2021
    October 2021
    September 2021
    August 2021
    July 2021
    June 2021
    May 2021
    April 2021
    March 2021
    February 2021
    January 2021
    December 2020
    November 2020
    October 2020
    September 2020
    August 2020
    July 2020
    June 2020
    May 2020
    April 2020
    March 2020
    February 2020
    January 2020
    December 2019
    November 2019
    October 2019
    September 2019
    August 2019
    July 2019
    June 2019
    May 2019
    April 2019
    March 2019
    February 2019
    January 2019
    December 2018
    November 2018
    October 2018
    September 2018
    August 2018
    July 2018
    June 2018
    May 2018
    April 2018
    March 2018
    February 2018
    January 2018
    December 2017
    November 2017
    October 2017
    September 2017
    August 2017
    July 2017
    June 2017
    May 2017
    April 2017
    March 2017
    February 2017
    January 2017
    December 2016
    November 2016
    October 2016
    September 2016
    August 2016
    July 2016
    June 2016
    May 2016
    April 2016
    March 2016
    February 2016
    January 2016
    December 2015
    November 2015
    October 2015
    September 2015
    August 2015
    July 2015
    June 2015
    May 2015
    April 2015
    March 2015
    August 2013

    RSS Feed

Proudly powered by Weeb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