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China Forum (Bilingual)
                             
  • 首頁
  • 每週論壇
  • 關於我們
  • 連絡我們
  • 活動
  • 捐贈
  • 散文
  • English

一位大法官的演變民主面面觀系列之九

12/8/2018

1 Comment

 
張紹遷

​最近美國政壇上發生一件小事。川普總統,因為不滿自己的行政命令常被聯邦法官駁回,憤而將這批“擋路”的法官們貼上標籤,稱他們為“歐巴馬法官“。川普總統的性格人所眾知,凡遇事不順,便口不擇言,怪罪及羞辱他人,所以他對法官們的攻擊原也不值一哂。值得注意的是,他這次的言論竟然引起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羅伯茲的反駁。被記者問及總統言論時,羅伯茲答稱“美國司法界既無所謂歐巴馬法官,亦無川普法官,布希法官,克林頓法官。我們有的是一群傑出的,有奉獻心的法官,他們盡其所能地維護法庭的公允“。
 
羅伯茲這番話未點名川普,但其反駁的是誰則顯而易見。也許他只是為了安撫司法同人,幫他們打打氣。更可能的是羅氏對最高法院內保守勢力的增長感到不安,所以刻意向自由派靠緊些。
 
美國大法官們的司法理念,並非永恆不變的。世局的變遷,思潮的更迭,當政者之濫權,及民粹之泛濫等等因素,均可能影响,甚至巨幅轉變他們的思維。上個世紀五十至七十年代,美國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歐沃-華倫的事蹟,便足以說明一個人思維的演變。
 
歐沃-華倫是加州人,早年加入共和黨。1941年12月日本偷襲珍珠港,美國政府對日本宣戰後,下令將西海岸的日本族裔,無論是否美國公民,一律遷入拘留營。華倫時任加州司法廳長,非常徹底有效地完成了遷涉日人的任務。1943至1953年,他任加州州長,是該州史上唯一曾三次連續當選州長之人。1952年秋天,二戰英雄艾森豪威爾與外號“共和黨先生”的塔虎脫角逐共和黨總統提名,在提名大會上,華倫將舉足重輕的加州票投向艾森豪威爾,助他贏得提名。華倫在十年州長任內聲譽甚佳,現在又助了艾森豪威爾臨門一腳,大家都以為艾氏會投桃報李,選華倫為兢選搭儅,不料他卻挑了另一位加州人尼克森。
艾森豪威爾入主白宮後,對華倫難免有愧欠感。1953年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職位出缺,艾氏提名華倫繼任。同年12月,華倫辭去州長職務,改任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
 
艾森豪威爾萬萬沒料到,他這項政治酬佣性的任命,竟促成一場司法革命。
 
華倫並未將首席大法官視為榮譽虛職,他二戰時執行遷涉日人令,對失去家園的無辜日人極為同情。他就任大法官時又適逢麥加錫參議員編造的反共故事被拆穿,人民非常痛恨冤獄。這兩個因素讓華倫決定改造美國司法,使它逐步公平化,自由化。華倫原無司法閱歷,但他畢竟當過十年大州的州長,說服力特強,居然能在最高法院“外行領導內行”,推動改革,使美國的司法,變為偏重於保護小市民。由於華倫的巨大影响力,美國人將他任首席大法官期間(1953-1969)的最高法院,稱為“華倫法庭”。
 
“華倫法庭”很多判決都是劃時代的,諸如判南方種族隔離違憲,規定政府要為窮人供免費辯護士,及議會選區須定期按人口調整等等。其中最著名的,可能要數“米蘭達警告”:1966年“華倫法庭”判決公安逮捕嫌犯時,必須告知彼有保持緘默之權。
 
華倫的“人權至上”司法理念,現在已能為一般人接受,但在當年,很多人指責他太偏坦黑人和罪犯。保守的艾森豪威爾曾表示,任命華倫為大法官,是他一生中最大悔很之一。
 
將話題拉回眼前來。羅伯茲首席大法官顯然在捍衛司法的獨立,甚至不惜槓上川普總統。但他會變為另一位歐沃。華倫嗎?我看機率不大。
      

1 Comment
忠華
12/11/2018 07:33:06 am

此文提到日裔被關入“拘留营”,讓我想起社區学院的短课- “The Trail of Tears” (流涙的大遷徙),這些课都是提供给“年長常青者”來打發時間的短课程。19世纪初,在北卡和喬治亞山区發现了金礦,联邦(白人)就计劃把那些居住有千年之久的印地安人(主要是Cherokee)趕走,到了“1840”左右,就用强迫的方式趕到千里外的奥可拉荷馬州,路上的死傷大约有三分之一。百年之後的“1940”年,由於日本偷襲珍珠港,美籍日裔被集中關入在西部的“拘留营”。今天,美中的对立,美国政府NSA掌握所有人個资的大资料庫,Patriot 法案權(拳)力,便及全球,最近一年有多家銀行在调查美籍和双重国籍资料。歷史的pattern 可能重演,如果再百年後的思维同样,“2040”年前發生美中衝突,在美華人又成人质了?華人如何在美投票來缓衝鹰派的误解是越來越重要。我早年在学校認識的印地安人曾说他们的哲理,“我当頭,你可能不服;你當头,我可能不跟;你我最好並肩弃走,互相協助。”

Reply



Leave a Reply.

    类别

    All
    保釣專題
    兩岸議題
    台灣點滴
    國際政治軍事
    國際財經
    國際財經
    大陸政經
    大陸政經
    大陸觀察
    科學
    科學
    觀察
    觀察


    An advertisement
    will go here


    Archives

    January 2023
    December 2022
    November 2022
    October 2022
    September 2022
    August 2022
    July 2022
    June 2022
    May 2022
    April 2022
    March 2022
    February 2022
    January 2022
    December 2021
    November 2021
    October 2021
    September 2021
    August 2021
    July 2021
    June 2021
    May 2021
    April 2021
    March 2021
    February 2021
    January 2021
    December 2020
    November 2020
    October 2020
    September 2020
    August 2020
    July 2020
    June 2020
    May 2020
    April 2020
    March 2020
    February 2020
    January 2020
    December 2019
    November 2019
    October 2019
    September 2019
    August 2019
    July 2019
    June 2019
    May 2019
    April 2019
    March 2019
    February 2019
    January 2019
    December 2018
    November 2018
    October 2018
    September 2018
    August 2018
    July 2018
    June 2018
    May 2018
    April 2018
    March 2018
    February 2018
    January 2018
    December 2017
    November 2017
    October 2017
    September 2017
    August 2017
    July 2017
    June 2017
    May 2017
    April 2017
    March 2017
    February 2017
    January 2017
    December 2016
    November 2016
    October 2016
    September 2016
    August 2016
    July 2016
    June 2016
    May 2016
    April 2016
    March 2016
    February 2016
    January 2016
    December 2015
    November 2015
    October 2015
    September 2015
    August 2015
    July 2015
    June 2015
    May 2015
    April 2015
    March 2015
    August 2013

    RSS Feed

Proudly powered by Weebly